首页 手机
当前位置: 好大学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自考试题与答案(四)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自考试题与答案(四)

卷面总分:8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试卷题量:40题 练习次数:0次

一、多选题 (共40题,共78分)
1.

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有()

  • A.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 B.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 C. 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 D.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纠错 标记
2.

纽曼提出,用 ________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 A. 控制( control )
  • B. 真实性( reality )
  • C. 动机( motivation )
  • D. 内部控制
纠错 标记
3.

下列属于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有()

  • A. 表情
  • B. 动作
  • C. 言语
  • D. 动机和体验
纠错 标记
4.

依据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可将游戏划分为()

  • A. 感觉运动游戏
  • B. 象征性游戏
  • C. 结构游戏
  • D. 规则游戏
纠错 标记
5.

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有()

  • A.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 B. 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 C. 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 D. 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 情感
纠错 标记
6.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

  • A. 玩具和材料
  • B. 大众媒体
  • C. 游戏场地
  • D. 游戏时间
纠错 标记
7.

国外经典的游戏理论主要有()

  • A. 剩余精力说
  • B. 生活预备说
  • C. 复演说
  • D. 成熟说
纠错 标记
8.

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的观点主要有()

  • A.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 B. 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
  • C. 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 D. 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纠错 标记
9.

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 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基本类型。

  • A. 探索
  • B. 象征
  • C. 嬉戏
  • D. 扮演
纠错 标记
10.

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 ()

  • A. 动机
  • B. 需要
  • C. 兴趣
  • D. 体验
纠错 标记
11.

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就具有以下特征()

  • A. 内部动机
  • B. 直接动机
  • C. 外部控制
  • D. 内部控制
纠错 标记
12.

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 A. 兴趣性体验
  • B. 自主性体验
  • C. 胜任感体验 / 成就感
  • D. 幽默感 / 驱力愉快
纠错 标记
13.

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

  • A. 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 B. 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 C. 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 D. 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纠错 标记
14.

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

  • A. 角色语言
  • B. 角色行为
  • C. 扮演意识
  • D. 角色认知
纠错 标记
15.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游戏发展的呈现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

  • A. 独自游戏阶段
  • B. 平行游戏阶段
  • C. 联合游戏阶段
  • D. 合作游戏阶段
纠错 标记
16.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A. 游戏主题的发展
  • B. 游戏语言的发展
  • C. 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 D. 游戏情节的发展
纠错 标记
17.

游戏过程中游戏动机的实现满足了儿童哪些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

  • A. 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 B.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 C.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 D.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纠错 标记
18.

下列属于结构造型玩具的是()

  • A. 拼图
  • B. 积木
  • C. 橡皮泥
  • D. 沙
纠错 标记
19.

父母育儿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 A. 敏感型——过度保护
  • B. 冷漠型——放任自流
  • C. 专制型——发号施令
  • D. 温和型 ——民主和谐
纠错 标记
20.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

  • A. 个体的性别
  • B. 个体的年龄
  • C. 个体的兴趣
  • D. 个体的健康和情绪
纠错 标记
21.

下列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儿童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 B. 儿童游戏与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
  • C. 就其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 D. 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纠错 标记
22.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可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 A. 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力
  • B. 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 C. 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 D. 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纠错 标记
23.

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有()

  • A. 教育性原则
  • B. 主体性原则
  • C. 发展性原则
  • D. 适应性原则
纠错 标记
24.

选择和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基本参考标准有()

  • A. 具有教育性
  • B. 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 C. 符合艺术要,具有多样化的新颖性求
  • D. 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且经济适用
纠错 标记
25.

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A. 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 B. 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 C. 特殊的想象活动
  • D. 有明显的规则
纠错 标记
26.

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组成()

  • A. 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 B. 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
  • C. 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情景转变)
  • D. 内部规则
纠错 标记
27.

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时应注意()

  • A. 玩具的种类适当多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少些
  • B. 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 来指导幼儿选择自己的角色
  • C. 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中,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
  • D. 角色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讲评,以情感激发为主,尽量保持幼儿游戏兴趣,充分发挥游戏的 娱乐功能
纠错 标记
28.

幼儿园在具体配置结构材料时,需要注意()

  • A. 在一段时期内给儿童的结构材料品种不宜过多( 3~4 种)
  • B. 一学期平行班之间各种材料应采取轮换交替的方式提供
  • C. 一学年全园材料要进行检查与再分配,避免材料跟幼儿或教师“升班”的现象
  • D. 教师在提供结构材料的同时,也必须提供结构游戏的场地
纠错 标记
29.

表演游戏的特点有()

  • A. 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 B. 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进行表演的游戏
  • C. 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创造性自娱活动
  • D. 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纠错 标记
30.

亲子游戏划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 A. 嬉戏性游戏
  • B. 练习性游戏
  • C. 象征性游戏
  • D. 教学性游戏
纠错 标记
31.

亲子游戏具有 ______特点。

  • A. 教育性
  • B. 情感性
  • C. 发展性
  • D. 娱乐性
纠错 标记
32.

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的内容包括有()

  • A. 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
  • B. 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危机
  • C. 由于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因素的影响,儿童游戏存在性别差异
  • D.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纠错 标记
3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 游戏的发展价值有()

  • A. 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
  • B. 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 危机
  • C. 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 D. 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
纠错 标记
34.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与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亚杰是把象征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是儿童与客体直接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而 活动游戏理论则把象征看做是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 B. 活动游戏理论把象征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是儿童与客体直接交往、 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皮亚杰则把象征看做是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 C. 皮亚杰对于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的估价是消极的,而社会文化学派心理学家则赋予游戏 以更为积极的重要的价值,把它提到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
  • D. 社会文化学派心理学家对于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的估价是消极的,而皮亚杰则赋予游戏 以更为积极的重要的价值,把它提到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
纠错 标记
35.

下列有关觉醒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 B.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
  • C. 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时,发生的行为是游戏
  • D. 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时,发生的行为是探究
纠错 标记
36.

婴儿是学前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游戏之于婴儿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 A. 积累了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 B. 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的 发展
  • C. 玩游戏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坚持性,有助于意志力的发展
  • D. 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有助于个性的发展
纠错 标记
37.

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

  • A. 主题构造
  • B. 模拟构造
  • C. 命题构造
  • D. 自由构造
纠错 标记
38.

自制玩具主要是指()

  • A. 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
  • B. 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 C.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及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 D. 利用土坡、大树等自然条件为幼儿提供运动设备
纠错 标记
39.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是()

  • A. 角色游戏
  • B. 创造性游戏
  • C. 自选游戏
  • D. 教学游戏
纠错 标记
40.

教师在游戏中怎样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 A. 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
  • B. 要求教师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 是“错误的”想法
  • C. 要求教师把学习看做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过程
  • D. 要求教师像平时放慢走路和说话的速度以适应儿童走路、说话的速度一样,以儿童“学”的速度 为标尺定出自己“教”的速度,而且还要适应每个儿童的学习速度。
纠错 标记
答题卡(剩余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用时:00:00:00
暂停
交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