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
当前位置: 好大学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行政管理) >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1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1

卷面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00分钟 试卷题量:51题 练习次数:2344次

一、单选题 (共36题,共72分)
1.

中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 A. 明代中后期
  • B. 清代初期
  • C. 清代中期
  • D. 晚清时期
纠错 标记
2.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 A. 神农
  • B. 陶弘景
  • C. 孙思邈
  • D. 李时珍
纠错 标记
3.

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 A. 夏代
  • B. 周代
  • C. 商代
  • D. 秦代
纠错 标记
4.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 A. 太师、太傅、太保
  • B. 丞相、太尉、御史大 夫
  • C. 尚书、中书、门下
  • D. 太尉、太常、太仆
纠错 标记
5.

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 A. 冠、婚、丧、祭、乡
  • B. 冠、婚、射、朝、 聘
  • C. 祭、凶、宾、军、家
  • D. 吉、凶、宾、军、 嘉
纠错 标记
6.

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 A. 周代周公
  • B. 春秋孔子
  • C. 西汉董仲舒
  • D. 宋代张载
纠错 标记
7.

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 A. 陶弘景
  • B. 张鲁
  • C. 张道陵
  • D. 葛洪
纠错 标记
8.

“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 A. 仁爱孝悌
  • B. 重义轻利
  • C. 谦和礼让
  • D. 真诚有信
纠错 标记
9.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 A.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B. 格物、致知、诚 意
  • C. 诚意、正心、修身
  • D. 齐家、治国、平天下
纠错 标记
10.

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

  • A. 《步辇图》
  • B. 《清明上河图》
  • C. 《天王送子图》
  • D. 《簪花仕女图》
纠错 标记
11.

《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

  • A. 场合
  • B. 对象
  • C. 时机
  • D. 分寸
纠错 标记
12.

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 A. 西周
  • B. 西汉
  • C. 秦代
  • D. 唐代
纠错 标记
13.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 A. 佛教的传入
  • B. 伊斯兰教的传入
  • C. 基督教的传入
  • D. 犹太教的传入
纠错 标记
14.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 A. 60 年代
  • B. 70 年代
  • C. 80 年代
  • D. 90 年代
纠错 标记
15.

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 A. 齐国的管仲
  • B. 魏国的李悝
  • C. 郑国的子产
  • D. 秦国的商鞅
  • E. 赵国的赵鞅
纠错 标记
16.

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 A. 坚持语文独立.
  • B. 坚持语文互助
  • C. 坚持语文平等
  • D. 坚持语文分类
纠错 标记
17.

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 A. 孝廉制度
  • B. 九品中正制
  • C. 科举制度
  • D. 管理选拨制度
纠错 标记
18.

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 A. 唐朝
  • B. 宋朝
  • C. 元朝
  • D. 清朝
纠错 标记
19.

据《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 A. 黄帝、鲧、高辛、尧、舜
  • B. 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 C. 黄帝、仓颉、高辛、尧、舜
  • D. 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纠错 标记
20.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 A. 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 B. 后天物质 的创造
  • C. 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 D. 后天修养与精神
纠错 标记
21.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 A. 文化政策
  • B. 文化传统
  • C. 文化思潮
  • D. 文化观念
纠错 标记
22.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 A. 第一个寒冷期
  • B. 第二个寒冷期
  • C. 第三个寒冷期
  • D. 第四个寒冷期
纠错 标记
23.

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 A. “四渠通漕”
  • B. “通漕四渠”
  • C. “渠漕四通”
  • D. “渠通四漕”
纠错 标记
24.

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 A. 7 亿棵
  • B. 8 亿棵
  • C. 9 亿棵
  • D. 0 亿棵
纠错 标记
25.

上古文化虽说多元,可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 A. 黄河上游地区
  • B. 黄河下游地区
  •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 D. 长江中游地区
纠错 标记
26.

夏文化的特点是()

  • A. 尚忠
  • B. 尚孝
  • C. 尚义
  • D. 尚礼
纠错 标记
27.

“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 A. 儒家的思想核心
  • B. 法家的思想核心
  • C. 墨家的思想核心
  • D. 道家的思想核心
纠错 标记
28.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 A. 西汉时期
  • B. 两汉时期
  • C. 东汉时期
  • D. 魏晋时期
纠错 标记
29.

中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 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 A. “龙抬头”
  • B. “桃花水”
  • C. “打春牛”
  • D. “唱春官”
纠错 标记
30.

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 A. 鲁班
  • B. 老君李耳
  • C. 灶君
  • D. 嫘祖
纠错 标记
31.

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

  • A. 文化现象
  • B. 文化内涵
  • C. 文化事象
  • D. 文化思潮
纠错 标记
32.

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 A. 古巴人和鲜卑人
  • B. 古巴人和羌人
  • C. 鲜卑人和吐蕃
  • D. 吐蕃和羌人
纠错 标记
33.

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 A. 修身
  • B. 勤业
  • C. 孝悌
  • D. 尊师
纠错 标记
34.

《诗经》编成于()。

  • A. 春秋时期
  • B. 战国时期
  • C. 汉朝
  • D. 唐朝
纠错 标记
35.

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 A. 元代末期
  • B. 明代中叶
  • C. 清朝中叶
  • D. 民国初年
纠错 标记
36.

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 A. “正心”
  • B. “修身”
  • C. “平天下”
  • D. “治国”
纠错 标记
二、多选题 (共4题,共8分)
37.

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 A. 人生观
  • B. 审美观
  • C. 建安风骨
  • D. 隋唐佛学
  • E. 宋明理学
纠错 标记
38.

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 A. “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B. “朝赏暮 戮,忽罪忽赦。”
  • C. “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 D. “中外之财, 皆陛下府库。”
  • E.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纠错 标记
39.

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 A. 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 B. 布局上左右对称
  • C. 外观的多样性
  • D. 强烈的人文性
  • E. 在建筑物中寄 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纠错 标记
40.

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 A. 对联
  • B. 字谜
  • C. 预言
  • D. 姓名
  • E. 敬惜字纸
纠错 标记
三、问答题 (共11题,共70分)
41.
名词解释:国别文化
纠错 标记
42.

名词解释:清谈

纠错 标记
43.

名词解释:家庭

纠错 标记
44.

名词解释:天神祭祀

纠错 标记
45.

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

纠错 标记
46.

什么是针灸学说?

纠错 标记
47.

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纠错 标记
48.

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纠错 标记
49.

新中国建立后, 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纠错 标记
50.

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

纠错 标记
51.

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纠错 标记
答题卡(剩余 道题)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二、多选题
1 2 3 4
四、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用时:00:00:00
暂停
交卷
置顶